缺铁可导致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细胞色素及酶活性减弱,氧的运输和供应不足,能量代谢紊乱,生长发育不良,大脑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等的合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缺锌可导致厌食、智力低下、免疫力下降、无意识地咬食手指、撕咬手部皮肤及指甲,生长发育不良等;缺铜可致骨骼发育受阻,结构疏松,发育停止;缺氟可致小儿龋齿等;缺钙可导致佝偻病。 宝宝不能承受过量补充微量元素 铁过量会引起脑部神经损伤;铜过量会对儿童智力造成影响、肾损伤、骨关节变化;氟过量会导致先天愚型、记忆力减退、大脑发育迟缓等;锌过量会产生体内微量元素比例失调、贫血;钙过量导致便秘、高钙尿、软组织钙化。 补充微量元素注意事项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补充;无临床症状时,最好的办法还是以食补为好;注意饮食搭配,避免微量元素间相互影响;大量食入纤维质食物会影响铜、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谷物、豆类和坚果中含有植酸,可与很多微量元素形成螯合物,影响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食用高纤维、高植酸食物时,适当食入动物蛋白,可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度;过量铁的摄入可降低锌的吸收;摄入过量锌会影响铁的代谢,也会使血清中铜的含量降低;人类食资于土,饮资于水,根据地区特点食物中添加合理的微量元素很有必要。 宝宝缺乏微量元素的蛛丝马迹 ·食欲有些下降 ·出现脱发现象 ·发质变得稀疏缺乏光泽 ·不象以前那样爱活动了 ·面部表情不那么丰富了。 ·有些爱发脾气网 ·睡眠减少或增多 ·皮肤不象以前那样细腻 ·牙有些发黄 ·夜间睡眠有些不安稳 ·不象原来那样兴致勃勃 ·生长发育好像变得缓慢了 ·小脸蛋不再那样红扑扑的了 ·哭时,会发生屏气(俗话就是哭地背过气去了),原来可不是这样 ·常常说肚子痛 ·常常说腿痛 ·比原来爱感冒了 ·感冒了,好得不象原来快了 妈妈对钙、VD认识和使用上的误区 我认为大多数父母对佝偻病有足够的认识,但具体到他们的宝宝身上,认识往往出现比较大的偏差,处理上存在不少误区。 误解一:把佝偻病称为“缺钙“。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缺钙“是继发于维生素D不足,当然,也有宝宝是单纯摄钙不足,或两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说,VD不足,摄钙不足,或两者兼有,都可导致佝偻病,而最常见的是VD不足,所以把佝偻病称为缺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 由于这样的误解,在没有医生指导下,父母就十分重视补钙,给宝宝吃各种各样的钙,而忽略了VD的合理补充,结果导致无效补钙,相反,补钙过多,不能有效利用,从尿便中排泄,不但浪费药源,还导致宝宝便秘,高钙尿,影响胃肠道和泌尿系功能。 误解二:佝偻病宝宝低钙。 缺钙嘛,当然能化验出来了,这是不全面的认识,VD缺乏可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VD缺乏性佝偻病,以骨骼改变为主要表现。血钙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一种是V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以血钙低为主要表现。这主要是由于VD缺乏时,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也不足,不能使低血钙恢复,出现低血钙表现。“缺钙”时血钙不一定低。 误解三:预防佝偻病和治疗佝偻病分不清。 预防佝偻病是在未患佝偻病前,给预防性投药,维持每日生理需要,防止佝偻病发生。一旦患了佝偻病就需要治疗了,治疗与预防性使用VD和钙剂的量差异很大,治疗后病情稳定,仍需要使用预防性给药。 误解四:佝偻病的骨骼后遗畸形可通过治疗消失。 通过治疗,骨骺的X线改变可逐渐消失,但出现的骨骼后遗畸形,如“X型“腿,“O型“腿,鸡胸等不能恢复,可随着下肢骨的生长延长,胸大肌的发达,畸形部分被掩盖 ,因此,预防佝偻病是很重要的。 误解五:只要补充足量的V-D和钙剂就不会患佝偻病。 对于占绝大多数(95%以上)V-D缺乏性佝偻病是这样的,但对于少数非营养性的V-D缺乏性佝偻病则不然,经过常规预防或治疗仍不见效的佝偻病,应除外特殊原因造成的佝偻病,如:家族性低磷血症;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V-D依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等。 误解六:多汗、烦躁、易惊、枕秃是佝偻病特异性表现。 ,仅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佝偻病准确率是很低的。哪一个表现都不是特异性的,正确诊断必须源自对病史资料,临床表现,血生化检测结果和骨骺X线检查的综合判断。血清25-(OH)D在早期即明显降低,是可靠的诊断标准。 误解七:佝偻病只影响骨骼生长。 患有佝偻病可使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患肺炎,腹泻,贫血等其他疾病。 常有父母询问:他们的孩子有枕秃,晚上睡觉不好,医生说缺钙,给开了巨能钙,依可欣。还有的说孩子有佝偻病,但一直服用钙剂和鱼肝油,为什么还会患佝偻病。这种认识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诊断错误,单凭枕秃,晚上睡眠不好,是不能诊断佝偻病的;二是如果小儿确实患有佝偻病,服用巨能钙和每天一粒依可欣也不能有效治疗佝偻病,服用的只是预防量,这就是概念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