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 找回密码 会员卡指南 视频课程 成绩查询 | 设为首页
重庆创富学校•职业资格培训专家
主页 心理咨询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546 更新时间:2013-06-24【字体: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心理

新闻事件

  19年前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迄今悬而未破。19年后的今天,“朱令案”因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高校投毒案而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热心的网民们,不但在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围观、发帖、留言,以声援朱令,甚至在美国白宫网站“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上为朱令“在线请愿”,要求美国“调查和遣返该案的主要嫌疑人孙某”。 

  心理解读 

  朱令案的白宫请愿在三天内就得到了超过10万人的签名支持。虽然迄今为止,该请愿尚未能如愿,但很多网民依然积极关注着此事的进展。一桩陈年悬案,为何再度引发网民的大规模关注呢? 

陈年悬案引发网络集群 

  首先来看看这种“大规模的关注”行为。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称为“集群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的、不可预料的、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集群行为的主体“集群”是指“因共同的关注点而临时聚集到一起的人群”。 

  在轰轰烈烈的白宫请愿活动中,参与其中的众网友就组成了这样一个典型的“网络集群”:大家有着“共同的关注点”—“朱令案”,持有“共同的信念”—“公平正义,法治中国”,因而产生了“共同的行为”—支持“朱令案”的请愿。 

  集群引发“去个性化” 

  一个人处在群体中,会感到“个体性”的丧失,因而会降低对自己行为的觉察和控制,从而产生自己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即以非典型的、反规则的方式行动,这种特性称为“去个性化”。 

  心理学家认为,当群体中的人们没有以个体形式被注意时,这种“匿名性”的特点会使人们从自己内在的道德束缚中释放出来,因而减少对自己行为的限制,就会发生“去个性化”的现象,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社会规范、个人评价等因素而受到抑制的行为。也就是说,当“个人”的身份湮没在“群体”中时,人们会感到更容易做出一些平时不被允许的事情,尤其是各种反规则、反社会的行为。 

  科菲(Coffey. B)和伍尔沃斯(Woolworth. S)研究过人们在匿名的网络论坛和公开集会条件下对罪犯的态度表达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匿名的网络论坛中,人们对罪犯表达了更多的偏见、憎恨和报复;然而在公开集会中,这样的陈述显著减少。 

  从“去个性化”的角度来看,在公开集会的情境下,人们需要遵从的是“和谐”、“善良”、“宽容”等保守的社会规则,因此对罪犯的评价趋于缓和;但在匿名性极强的网络世界中,“个体”的身份性被弱化,所以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憎恨、报复等有违传统社会规则的态度。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相较于传统媒介,人们在微博、论坛等网络环境中对朱令悬案表达出更多的关注、同情、呼吁,对传说中的“嫌犯”表现出更强烈的指责、愤怒和仇恨。

 


创富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重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企事业单位团体内训等,有需求请联系023-63606811、023-63606865。
发布人:小谢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
● 上一篇心理咨询: 心理学研究案例关于选择性遗忘
● 下一篇心理咨询: 职场人普遍“心理缺氧”引起暴躁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心理咨询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重庆市人社局 重庆卫生健康网 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重庆高校培训信息网 重庆成教\自考\网教 国家开放大学网教
版权所有:重庆市创富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 渝ICP备07003552号-2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希尔顿商务楼5楼创富文化教育集团 电子邮箱: cfu2002@sina.com 电话:023-63606811 / 17782330072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