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 找回密码 会员卡指南 视频课程 成绩查询 | 设为首页
重庆创富学校•职业资格培训专家
主页 心理咨询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9204 更新时间:2012-01-13【字体: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网络成瘾个案

  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骆某,男,小学一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 少,爸爸管教孩子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性格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

  二、主要行为

  痴迷于电脑游戏,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 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该生自己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记不住。而且觉得老师和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想上学,想离家出走。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如果不让他玩,会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

  三、诊断分析

  判断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可他并不是单纯电脑痴迷症,我这样设想,只要将成功的满足感转移到非电脑游戏上,他是能改变电脑痴迷的行为的 。在行为方面:针对他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少的现状,运用正面奖励办法来减少对骆某 玩电脑游戏的次数。

  四、辅导

  第一次辅导:辅导目标: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征(问题聚焦),以及他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为进一步辅导做准备。

  第二次辅导:辅导目的:从玩电脑游戏这个话题入手,逐渐迁移到改变对学习的认识。

  第三次辅导:辅导目的:助人自助,启发骆某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确定目标,并让骆某将目标具体化,还要考虑自己为此需要付出些什么?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第四次辅导:辅导目的:认知改变以后,准备进行行为轿治的辅导,首先要与骆某共同确定辅导的具 体目标和奖励的办法。根据他的愿望,我们一起商量了奖励的具体办法:

  1、第一阶段:由每天去一次减少到每两天去一次(一次2-3小时)。上课认真听老师讲 ,并坚持半个月。奖励一本卡通书,每两周踢一场。

  2、第二阶段:每周去1-2次(一次2小时),上课能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事先为他准备的问题)。坚持半个月。奖励一本电玩书,每周踢一场球。

  3、第三阶段:每周末去一次(一次2小时)。能完成老师为他布置的作业,坚持一个月,巩固后奖励:每2-3周去一次(一次2小时),巩固坚持三个月,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奖 励一本中国名著,每周踢两场球。 来源:考试大

  4、第四阶段:每2-3周去一次(一次2小时),巩固坚持三个月,考试成绩比以前有进步 ,奖励一套世界名著。每周踢三场球。他表示同意。(我还想办法提高骆某课堂学习积极性,并协调骆某与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第五次辅导:辅导目的:通过成功感的迁移和行为奖励的方法,逐步改变骆某痴迷电脑的行为。行为改变过程:一开始,骆某不去网吧很难过,只在家里浑身不舒服,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就想玩电脑 游戏。他对我说:老师,我很难受,但我在努力克制,这种滋味真不好受。我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能克制自己很不容易,老师相信你能战胜困难。我又说:你现在如果看你喜欢的书,情况会改变一些。还有可以出去踢球,与小伙伴们游戏。于是他就采用踢球和看书来转移对玩游戏的渴望。他在坚持…第一阶段的行为矮治过去了,他得到了他喜欢的书。他对我说:老师我有进步了!我很开心。 我说:老师同你一样开心!

  ……

  通过一段时间(两个月)的辅导,骆某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态度认真了,也积极发言,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好转,与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打电脑游戏的次数逐渐减少 。

  五、结语

  随着电脑普及程度的提高,喜欢玩电脑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对电脑痴迷的小学生也会随之增多,怎么看待这些现象,如何去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孩子?虽然本案的辅导没有结束,但 他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很多……小学生电脑游戏痴迷的矫治,的确已成为一个令学校、家长头痛的问题,作为教育者不 能只是简单地去禁、去堵,而应发现孩子们在那里“大战”,并在“战争”中获得成功的体会,结合心理辅导,引导孩子从电脑游戏迷恋中走出来,把在电脑游戏中追求成功的精神转 移到学习上去,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会。我想,为了消除电脑游戏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结合心理辅导,用爱心与耐心去关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拨正困难学生的发展航向,这不仅有益于学生 ,更有益于社会,则善莫大焉。


创富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重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企事业单位团体内训等,有需求请联系023-63606811、023-63606865。
发布人:wy1016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
● 上一篇心理咨询: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外表与内心联系
● 下一篇心理咨询: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解释心理暗示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心理咨询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重庆市人社局 重庆卫生健康网 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重庆高校培训信息网 重庆成教\自考\网教 国家开放大学网教
版权所有:重庆市创富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 渝ICP备07003552号-2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希尔顿商务楼5楼创富文化教育集团 电子邮箱: cfu2002@sina.com 电话:023-63606811 / 17782330072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