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 找回密码 会员卡指南 视频课程 成绩查询 | 设为首页
重庆创富学校•职业资格培训专家
主页 心理咨询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2107 更新时间:2009-12-08【字体:
年轻白领写遗书引议 专家称自我治疗

 

  听说过有人定期写日志的,可是你听说过有人定期写遗书的吗?正值壮年的年轻白领,写遗书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已经不是新鲜事。这一行为背后是对死亡的积极正视,还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事件回放】

 

  3年前,刘晓的闺蜜小王遇车祸身亡,留下两岁的儿子和在农村的父母。不久,小王的丈夫再婚,对儿子无暇关心,小王的父母更是从此没了依靠。那时起,34岁的刘晓便开始悄悄写遗书,主要是财产的分配。“婚前买的那套房子,留给儿子;存款和13万股票全部留给我妈养老,她独自一人,没有依靠。老公,留给你的只有10多万的保险了……”因为想法和财产随时在发生变化,每隔几个月刘晓就会重写,到现在已写了6封。刘晓说,在她带动下,已有两个朋友开始定期写遗书。

 

  广州市公证处统计,近年办理的遗嘱公证当中,年轻人(45岁以下)占了5%,在南京,做遗嘱公证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 

 

  不忌讳谈死亡是种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里,写遗书多少有点“触霉头”的感觉,仿佛死亡已经在敲门。而今,正值壮年的白领也写起了遗书,个体行为变化的背后,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徐勇分析说,过去中国人比较忽略个体,而更重视集体,在家庭中,通常也是更重视夫妻关系,而相对地忽略了个人需求。但是,在白领们写遗书的行为和遗书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更注重个人的感受、个人的利益了。

 

  而刘勇则表示,某种程度上,透过白领留遗书的事件,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死亡的正视。“学术界有不少专家一直很关注于年轻一代的死亡教育问题,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教育。而白领写遗书事件,也让我们了解到,有一部分年轻人能够顺利树立起自己的生死观,并达到一种处之泰然的境界,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这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对亲人的爱与责任的一种体现。”

 

  环境的不确定性令他们未雨绸缪

 

  除了能够不再避讳谈论死亡的积极态度,白领写遗书的行为,也透露出了他们内心的情绪。

 

  刘勇分析说,与过去相比,现代社会的人们所承受的压力显然要大得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三十来岁的白领们,很可能会感受到过重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工作、生活、学习等多个层面,个体如果在这些重压之下不能调适好自己的心理和认知,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调换工作或生活环境来实现逃避。而有部分人心理压力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又缺乏他人的支持,使自己出于一种孤立位置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厌世情绪。在感受到人生乏味或感受到生命危机的时刻,个体对于身后事的安排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再者,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都市人对生存环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也在增加。大环境不景气、天灾人祸、交通事故、情感危机等,时刻威胁着生命的安全。并且,随着媒体的发达,这些信息也被更加快速和广泛地传播。不少都市白领或多或少会产生“前途未卜”、“朝不保夕”的感受。

 

  而亲人、朋友的突然离世,也会引发年轻人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刘勇表示,不同的人在情感处理和认知观念上都会有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大多数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而有的人却在较长时间内(事发后的2个月后)仍不能释怀,严重者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生活。有的人在经历这类突发事件后,会想到要避免因准备不足而引发家人间的财产纠纷,或者自己去世后,个人意愿得不到表达等事件发生。于是,有人选择了写遗嘱来“未雨绸缪”。

 

  “不少名人和商场的精英们为防止全家人同时遇难,出门时会约定不和自己的太太乘坐同一辆车或同一架班机。”刘勇说,“光看这样的行为,可能有人会认为有钱人守财,其实深究缘由,你会发现这是出于对亲情的珍惜。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在增加。”

 

  定期写遗嘱可能是自我治疗

 

  “一般情况下,一个感觉到自己快要走向生命尽头的人,写下的遗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所有财产的分配。”刘勇分析说,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任务和危机学说,一个人在老年阶段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回顾自己的人生。而正常情况下,一个三四十岁身体健康的人,应当关注于后代的繁衍、教育等任务,不会进入这样的状态。

 

  刘晓的遗嘱里,主要是对财产的分配。这也是年轻白领们写遗书时,最关注的部分。在刘晓对财产的分配上看得出来,是向孩子和父母倾斜的。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她看到好友意外去世,其丈夫再婚后对孩子照顾不够,死者的父母也没了依靠。但徐勇分析说:“刘晓的焦虑并不在于自己是否会遇到意外而死去。引起刘晓焦虑的是她对关系的理解。可能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还遇到过其他的事件,对她的心理产生影响。”

 

  新闻中的刘晓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写一封遗书。在刘勇看来,这个行为本身可以降低刘晓的焦虑情绪,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

 

  几个小问题帮你了解自己的内心

 

  写遗书行为本身无可厚非,可是,我们该如何知道自己这一行为背后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潜台词”呢?刘勇给出了一些做自我评估的小方法。假如,你也会经常写遗书,那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从答案中了解自己的内心。

 

  1.你写遗书关注点是什么?愿望是什么?

 

  2.如果不写遗书,你会担心什么?

 

  3.第一次想到写遗书的时候,是否遇到了什么事情?它带给你怎样的影响?

 

  4.写遗书之前和写完遗书之后,你的心里的感受有何不同?

 

  5.除了写遗书外,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获得与写遗书同样的感受?有没有想过用其他的行为来代替写遗书?(朱砂)

来自新民晚报


创富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重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企事业单位团体内训等,有需求请联系023-63606811、023-63606865。
发布人:yuyu420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
● 上一篇心理咨询: 三种情况易致情绪失控 学会"踩刹车"
● 下一篇心理咨询: 幸福家庭十大特征 夫妻恩爱居首位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心理咨询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重庆市人社局 重庆卫生健康网 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重庆高校培训信息网 重庆成教\自考\网教 国家开放大学网教
版权所有:重庆市创富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 渝ICP备07003552号-2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希尔顿商务楼5楼创富文化教育集团 电子邮箱: cfu2002@sina.com 电话:023-63606811 / 17782330072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