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后的堡垒——复试,就是决定考研战役成败的最后一关。“不能输在复试!”这是奋斗在考研第一线的同学们的心声。其实复试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较量,如果说考研初试比拼的是学习方法和毅力,那复试更多的是心态上的较量。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可以说复试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能顺利通过复试这一关呢?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复试呢? 成绩出来之前——以平和的心态等待 付出了汗水就盼着收获甜美的果实,我们现在最盼望的事情可能就是成绩的公布。等待的过程就是煎熬,但不管初试考得好还是不好,我们都不能放松对复试的准备,谁提早进行复习,谁就对复试多把握一分,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些同学对自己不够自信,对成绩能否上线没有把握,就天天盼着成绩的公布,只有等成绩公布出来之后才能确定自己下步该怎么走。可是从复试分数线公布到复试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如果一味等成绩下来后再着手准备复试内容,可能会错失复试的准备良机。 [案例] 紧张了半年的考研终于结束了,张小林心里七上八下的,觉得初试发挥得很不理想。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张小林一点提不起精神,觉得生活灰暗,复习枯燥,失去了最初的斗志。看着大家都在复习,他一点也静不下心来,对初试的担心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他想如果初试都没不上线,那么再辛苦准备复试也无济于事。心想如果现在能出来成绩就好了,至少可以确定是准备复试还是准备找工作。焦急地等待成绩,等成绩出来后,又要等待国家线,哎,考研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同宿舍的王永强也对自己的初试成绩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他的心态却完全相反。他觉得不管初试成绩如何,在没有公布之前,就有复试的可能,那么就不能坐以待毙,被动的等待结果,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调动各方信息源为复试做全面准备。这样,他不但目标明确,而且效率很高;不但积极关注就业信息,同时也抓紧时间复习。结果成绩出来后,他们两人都刚上复试线,但由于王永强提前备考,不但英语口语、听力,而且专业课的成绩都很好,综合成绩第六,争取到了最后一个公费名额;而张小林由于复试准备不足,综合成绩依然排名考后,这样的结果能怨谁呢? 我们很多人都可能会像张小林那样焦急地等待成绩,每天在煎熬中度过,这是典型的等待焦虑心理。“等待”是盼望自己所期望目标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当这种盼望达到了一种“煎熬”的程度时,我们就称之为“等待的焦虑”了。因为这种等待可以使我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注意力分散、坐卧不安,脾气暴躁、心情烦乱……当你感觉到自己也是处于这种焦虑状态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1.认知的改变。当你感觉到焦虑的时候,不要着急,要把它看成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毕竟你所等待的结果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当然你也要学会反过来想,不管有多着急,成绩出来的时候自然会公布,自己空着急也是没用的,只会给自己带来情绪烦乱而已。认识到这些,你慢慢就会平心静气的等待成绩的到来。 2.享受等待的过程。以前常听说:等放假了,我一定会好好放松一下;等毕业了,我一定会好好创一番事业;等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展示自己;等退休了,我一定好好享受生活……这种把最希望做的事、最幸福的事总是放在等待之后的人,最终难免会感到遗憾。最幸福的时刻,往往是在最幸福的事情发生之前,而不是在享受幸福的那一刻。所以,等待成绩的同学不管成绩怎样,可以慢慢享受这个等待的过程,并且要珍惜这个过程,因为成绩公布之前、复试线未划定的时候,你都还有读研的机会,并且这在你的这次考研经历中是独一无二的,等你成绩下来后就不会有这些感受了,你要把等待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煎熬。 3.让自己忙碌起来。心理学有一句谚语:“你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还有时间焦虑。”这句话的道理十分明了。“等待的焦虑”会使我们倍感时间的停滞,这种时间错觉会进一步加重焦虑。一天到晚忙碌的人,在书山文海中遨游的人,是不会觉得空虚难耐的。所以,不管你对初试的成绩有多少估算,都应该忙碌起来,积极准备复试,同时不忘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做到两手准备,这样就能很好地打破“等待的焦虑”。
折断复试成功的翅膀为哪般?
2010年03月11日 15:02 来源:跨考教育
经过一年的辛苦,顺利通过初试,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分数,却在复试的过程中遭遇滑铁卢,为什么会这样?下面这几位可敬的过来人写下他们的复试失败经历,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前车之鉴,有时拥有更大的善意和力量。 1、专业知识和心态都准备不充分 讲述人:我本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第一志愿报考的是A大学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我是2007年参加考研,众所周知,那年的分数较往年偏低,往年400分才可以称得上不错的成绩,那年考上400分的考生却是凤毛麟角。我是3月上旬知道初试成绩353分,相比其他同学这个分数不算太低,但是和往年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有复试的机会。接下来准备复试也是有点三心二意,因为内心不能确定。不够自信,这应该是我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A大学是自主划线的学校,所以复试会早一点,3月下旬开始复试。从网上公布了复试名单到正式复试大概有十天的时间,说实话,那段时间有点浮躁,加之有一点点兴奋,没有好好准备复试。现在回头想想,那段时间最起码应该把复试中笔试的两科好好温习一遍。还是心态没调整好,不够稳,这是我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接下来就是到A大学准备复试了,当时也有一些师兄师姐说最好提前见一下导师,后来听A大学的学生说在A大学导师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没有必要见导师,到开学以后再选导师就行了,于是我也没有联系导师,这应该是我失败的第三个原因。虽然导师不会起决定作用,但是毕竟那些复试的老师都是未来的导师,提前见个面打个招呼效果肯定不一样的。 A大学的复试分笔试、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面试,面试又分专业基础知识面试、综合能力面试、英语口语能力测试等。我主要说一下失败的地方。当时大家是自主选择先进行那个面试,一些比较简单的地方人自然会多一些,而像专业基础知识面试和综合能力面试这样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地方人就会少一点,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反正早晚都要去,先去哪个无所谓,就找人少的去吧。我第一个进行的是专业基础知识面试,说实话,当时问的问题并不是很难,都是学过的一些专业课的基础知识,但是我答得并不好,一方面是自己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还有就是太紧张,最致命的是老师问了好几个电磁场的问题,当时上学的时候电磁场被誉为我们专业的天书,我考的是通信,没想到会问这么多电磁场的问题,等我出来以后才知道,A大学的通信和电磁场专业是在一个屋里面试的,那个屋里面试的老师有三四个是搞电磁场的。我如果耐心一点,进去之前就知道这些的话,至少可以利用中午的时间看一下电磁场的基本概念。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这是我失败的第四个原因,当然这也要怪自己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出师不利,其他的面试表现很一般,最后的结果是我以1.1分之差和A大学失之交臂。现在觉得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坦然,其实有一两个你不太会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坦然一点,表述一下和这个问题相关的知识也是可以的,至少不要尴尬得说一句我不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这个问题不会,但仍然是可塑之才,这就足够了。 2、英语让我功亏一篑 讲述人:我们复试的时候考查专业英译汉,由于考试前就知道复试对英语要求很严格,所以我特意在平时多看了一些专业英语翻译的书。但是底子还是太差,试卷的难度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一大段英语我只能零星地认识几个单词,一个复合句子忙活了十多分钟还没搞明白大体意思,急得我出了考场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最后结果可想而知。能得到复试的机会已经不容易了,但是就因为自己英语实力不行而没法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实在是太可惜了。提醒报考名校的同学,一定要把英语基础打好,尽量把自己的英语学习范围扩散开来,广泛涉猎一下英文原版的期刊,经常看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英文网站,在准备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英语训练,这样复试时才会游刃有余。 3、缺乏专业知识背景,难过复试关 讲述人: 我是跨校跨专业报考C大学的,初试排名第12,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录取,谁知复试中自己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没能通过最后的复试关。复试最重要的是考查专业背景,不仅包括参考教材上的知识,更多的是看你是否对教材之外的专业领域有所涉猎。由于我是跨专业考研,所以平时对所考专业的知识储备不足,而准备考研的时候,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参考书上,导致自己的知识面狭窄,缺乏基本的专业背景。面试老师让我介绍一个名词的来源和含义,我没听说过,一下就懵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后面的发挥,越来越紧张,草草地说了几句就结束了面试。后来才知道那是一个与专业基础相关的背景性、常识性的概念,后悔自己没有广泛涉猎一些课外专业书籍。 4、对开放性问题准备不足 讲述人:我参加复试的时候,导师很少直接提问教材内容,而更偏好提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题。通过提问这类问题,不仅可以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研究潜力、兴趣,还可以测试考生的反应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当时一位师兄告诉我,老师还是喜欢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于是就把初试的专业课书籍好好地看了几遍,信心百倍地走进了考场。没想到老师直接就提了一个很有深度的开放性题目,这样的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回答顾此失彼,没有抓住老师想要考查的重点,最终没能被录取。建议考生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主动了解阅读一些专业刊物,有意识地培养把握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平时也不能只注重教材上的知识而忽略学术前沿的发展状况,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少,面试分数自然会受影响。 5、复试恐惧症让我无缘研究生梦想 讲述人:以前在论坛上曾经看到过有关复试恐惧症的问题,没想到这个问题竟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就会变得紧张、脸红。我初试的分数不错,但复试前的一段时间里莫名其妙地感觉害怕,害怕英语口语不好,害怕老师问的问题自己答不上来,害怕我在复试中是不是注定要被淘汰……一连几天这样的焦虑,磨损了我仅有的一点信心。面对老师提的专业问题,我大脑里一片空白,心里很着急却始终无法静下来理顺思路,想不出该从哪方面回答。老师又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介绍一下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个问题我有所准备,但还是由于紧张,导致我的回答没有一点条理性,只好接受失利的苦果。建议性格内向的同学,多锻炼一下在人前讲话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多一点自信,才能在复试中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惠及300多万考生的考研完胜至理:经典三段论
2010年03月16日 16:18 来源:海天教育
“考研风”席卷而来,现实的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多手准备”或者“盲从”的群体,既然选择了考研,同学们应该坚定“考上”的信念,一路到底。通过十多年跟大学生的接触,海天总结并提炼了,同学们在考研路上必须经历的三个层面的转变。 第一:认识自我 现在的大学生迷茫程度已非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而且也不是成绩不好的就迷茫,而是70%以上的大学生都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家长、周遭同学、老师等的影响下,进行着未来的方向,即使会痛苦,会不知所措,但也很少有同学能真正走出来,正视真正的自己。在我们看来充分认识自己是起步做事的关键性开头,重新审视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例如:小学A生很爱画画,但有一天老师说他画的不好,没有画画的天赋,于是他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放弃了画画。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画的不好”,后来,再有人问他,他就说:“我向来就画不好”。这就是没有完全认清自己的一个典型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在大学里面也是屡见不鲜,很多时候同学们在面临毕业选择的时候都是很盲从,看到其班上的其他同学都怎么选择自己就怎么选择,甚至会有,班上的代表性的人物说某同学不适合做某种选择,这个同学会暂时放弃做这个选择,等到数年以后,想起来又会后悔当初的没有坚定自己的选择。 人本身就是复杂动物,但是如果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自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对于考研也是一样的,首先我们要先认识自己,深入剖析自己的性格、兴趣,发掘潜能,通过专业的分析,发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找到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 第二:准确定位 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讲,很关键的就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大学所学的院校和专业是否符合自身的要求,是否与自己相匹配,如果相左,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的方向,这种适合自己的方向,是与自身的性格、兴趣等相匹配的,也是跟未来的就业前景相匹配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精英教育”逐步转向了“大众教育”,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就要求大学生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规划之路,一定要避免我们时常见到的“悲剧”,比如,明明是营销的苗子,却偏偏选择的是行政、会计等专业方向,现在的毕业生所学专业非所用知识,这种酷似很正常的,工作与专业脱节的现象,在我们看来是一种“悲剧”。试想如果我们如果选择的专业方向跟自己的兴趣和所学都是相当匹配的,那这个人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很顺利,甚至家庭生活都会更加美满幸福。 对于一个人来讲,找准自己的定位很关键,是决定人一生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其实,考研的专业院校选择就跟“谈恋爱”甚至“结婚”是一样的,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另一半,那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的“幸福”,“分手”或“终生痛苦”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最初就能相对准确的选择,那就大大降低了“悲剧”的发生。 考研上的择校择专业也是这样,因为你所就读的专业和院校将给你的一生都印上深深的烙印,会跟随你的一生,同时也影响你的一生。所以相对准确的给自己定位是今后幸福生活的基础。 第三:重新设计你的人生 在认识自己后,确定了相对准确的定位方向,那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为了达到自我的定位,如何去努力。跨地区、跨院校、跨专业的“三跨”考生跟考本校本专业的复习计划和力度是截然不同的。这就需要借助过来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相应专业人士的指导,找到顺利达到目的地的“捷径”。如果经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你的英语水平经过测试,在全国考研的学子当中已经是前几位了,而且离你所报考的专业院校的要求差距不大,那你就没有必要从最基本的词汇等学起了,而是应该在从整个英语的考研体型设置上以及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上,多下功夫,以期在原有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拉近甚至超越目标的要求。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科目的复习上;相反如果经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你的英语水平全国排名是后几位的,而且目标专业院校的要求甚高,那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认认真真从基础学起,哪怕是最基础的词汇,也一定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有一个周到、紧密的复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效果。 我们相信每个考研的学子都是奔着“考上”的目标去的,而且在我们看来,考研是人生重新调整的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如果在就业后再选择调整专业方向,想在此回归到学习的状态是难之又难的。有很大一批同学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方向并非真正适合自己,而是受到很多的外在条件限制了自身的选择,如果选择了考研,那就必须抓住这次调整方向的机会,积极并坚定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说得严重一些就是“不能一错再错”了!因为人的生命无非就是几十年的事情,如果一生都生活在自己不愿意生活的环境,干着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无法满足自身完全发挥的要求,扭曲了性格,掩盖了兴趣,磨灭了潜能,是多么的可悲。所以一定要赶在时间的前面做出人生正确的选择,这才是对人生的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