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对于北大法学考研的整个过程有了亲身的体会,对于复习备考乃至复
试有了一点姑且称之为“经验”的认识,现在将之付诸笔端,希望对后来者有哪怕一点点的启发作用,权当
抛砖引玉吧。
首先我想申明的是,我认为任何所谓的“经验”,“心得”,都是主观的东西,都有其适用的局限性,
对于一个人适用,未必对另一个人适用,此时适用,彼时未必适用。更何况,结果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不
能简单的以成败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以,我建议后来的考研者们,对于别人的经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
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扬弃。
我觉得,任何考试,决定最后的成绩,都可归类为知识+技巧+心态+运气。当然前两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后两个因素固然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不可捉摸。
知识当然就是平时的复习成果了。首先,关于课本的选择,在网上,大家肯定可以找到几个版本的参考
教材书单,内容其实差不太多。对于一门主干课程,我觉得最好只看一本教材,看太多力量太分散,反而效
果不好,如果想扩展下知识,可以适度看看老师的论文,当然对于像经济法这样的学科,得几本教材,毕竟
是分为几部分嘛。至于用哪本教材,没必要过分较真,用哪本教材也不必然的导致考上或者考不上的效果,
当然原则就是最好用北大老师编的教材。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经济法的教材,张老师的《经济法学》是一
定要看的,今年应该是可以出新版了吧。还有刘老师的《财税法专题研究》研究生用书我觉得也值得一看,
很多问题讲得很透彻,不像本科教材那样一笔带过。另外今年考了一道证券方面的题目,这就提醒大家在经
济法的准备上还是不能把范围缩的太小。
在辅导班的问题上,我觉得如果有时间有精力还是值得一上的。英华的特点是北大老师授课,可以帮你
过一遍基础知识,对感觉自己知识还是比较凌乱的同学比较合适,相当于在短期内把核心课程又学了一遍。
而且提前就可以见见老师们了,也许心理上是个优势?呵呵。凯程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对于怎样答题怎样复
习有着针对性比较强的辅导,而且可以网络授课,对于不方便去北京的同学又多了一种选择。
其次,看书习惯因人而异吧,有人习惯边看边记笔记,有人则没有记笔记的习惯,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
就好,没有必要刻意的寻求改变。在第一和第二遍时候,我觉得尽量快些,太慢了到后来前面的就忘得太多
了。至于遍数,不一定看的越多越好,看自己的效果吧。到后期备战时,要给自己找找重点了,不能哪都舍
不得放弃,平均用力,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考试时候哪道题都看着熟,却哪道也答不出深度。要懂得适当的
有艺术的放弃。
关于答题的技巧,自己要在平时多研究,多体会,结合历年的真题,模拟下思路。我认为技巧的重要性
甚至不亚于知识。报考北大法学1000多人,除去不认真准备的,考上的六十几个就一定比没考上的知识掌握
的更多更好?未必。这里就有个答题技巧的问题,对于最有把握的题怎样拿到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分数,对于
不太有把握的题目怎样拿到尽可能多的分数,对于完全不熟悉的题目怎样试着拿到几分,大家一定要在备考
中仔细琢磨。也许最后就卡在这区区的几分甚至一分上,08年法学B卷过线的人少之又少,考八十多分的人很
多,除去知识的因素,也许就是差在答题的技巧上。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是必须的,详略得当也非常重要。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写得越多越好,本身可能写字就快,结果不管哪一科都答了一大堆,而有的同学可能正好
相反,惜墨如金,只写出很梗概的东西便不再展开。这两种做法我觉得都是有问题的。考研1000多人,短时
间内判卷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一味的求多,那么在繁重的判卷任务下,让老师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在
你的长篇大论里寻找要点,想必这不太合情合理吧?但是写的太精简也不妥,因为那样可能无法完整的展现
你的知识储备。北大还是比较看重考生能有一点自己的见解的,如果写的太少就无法展现这一点了。所以,
这个度很重要,再者就是学科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法理多写肯定是有好处的。
在复习备考上,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总受他人的影响。不用管别人看了一遍还是十遍,不用在
意别人用了什么新奇的资料,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就够了,适当的交流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保持自
己的独立性。
说了这些,希望对于后来者有点作用,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慰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