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图标
邮箱图标
关闭
会员登录 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 找回密码 会员卡指南 视频流程 成绩查询 | 设为首页
教师资格证
主页 教师资格证
常见问题
证书样本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2-20【字体:
2012教师面试高分指导:巧妙展示语言“亮点”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与面试相关的辅导资料和建议,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面试的重要测评要素,面试中语言技 巧使用的优劣,直接反映了面试者的知识和修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会推动面试的顺利进行,协调应试者与考官的沟通,使考官能够全面了解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绝大多数的应试者往往会忽略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很难学习到语言规范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介绍一些面试实战中的语言技巧,来巧妙展示语言的亮点

( )“字使用要巧妙

        1.减少字的使用频率。在教师招录面试中,应试者极力向考官推销自己:适合这份工作;“毕业于某某学校等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多数人既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又有不愿意做别人的观众的心态,因此在应试者痛快地使用字的时候,考官可能已经厌烦了。

        2.变单指的为泛指的我们

       3.用较有弹性的我觉得我想来代替强调意味很浓的我认为我建议等词语,以起到缓冲作用。

        4.使用我们的替代语,如大家等,以转移我们的语义积累作用。

        5.字作修饰和限定,如,我的拙见我个 人的看法等。

        6.在符合语法的情况下省略主语,如将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省略主语变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

        总之,除了在明确主体、承担责任的语义环境下,应慎用和巧用字。

()发表意见的技巧

      教师公开招聘面试中,针对某一 教育问题,应试者能否发表合理的、深刻的、有建设性的观点,是面试中的一项常规的而且是重要的测评项目。为了争取考官的认可,应试者除了要具备真才实学以发表真知灼见外,也要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以此来促进考官对自己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1.考官提问时请应试者注意听,抓住考官提问的要点,同时合理组织自己 的语言,考官未说完,绝不能打断其话头,静待考官说完后再从容不迫地发言。

      2.保持与考官的及时沟通。发言时,一定要密切观察考官的反应;考官未 听清楚,要及时重复;考官表示困惑,要加以解释或补充说明;如果考官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自己要主动结束话题,而不要等到被打断。

       3.不要固执己 见,应该允许考官提出相反意见,并且虚心倾听,真诚请教。若经过讨论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要记住不要明确否定考官的意见(尽管实质上已经这样做了),同时尊重考官的意 见。

       4.当问题属于中性或不易引起争论时,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5.当自己的观点不易被接受时,可以使用层层递推法反证法。前者指先从考官易接受的但离你的真实主题较远的观点谈起,逐步接近你的真实观点--在考官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前提下,以清晰的逻辑去推销你的观 点。后者是指用相反的方法提出观点,然后逐步去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最终阐明你真正的观点。人们反对错误的观点往往比接受正确的观点更容易。提供确切的信息支持自己的观点,当你提供了确切翔实的论据,而不是仅提自己的主张时,你的观点就容易被接受。

()做恰当的解释

       在教师面试 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还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解释本身并不难,但要使 自己的解释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了。

      1.解释的态度应端正。应试者在做解释时,不能因为考官要求你解释的问题太简单而表现得不耐 烦或自傲,很多时候,考官并不是真的不懂或没听清,他们也不是想搞清楚你到底懂多少。考官要求应试者解释某一问题,往往考查的就是应试者会不会解释。应试者也不能因为自己被误解或自己的回答被怀疑,需要自己做出解释而感到委屈和不满。应试者在做解释时必须态度诚挚,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说明问题。

   2.应适时收 尾。当解释实在难以奏效时,应试者不必着急,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考官已经做了某个判断,应试者往往很难改变他的观点,这时转移话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应试者若抓住这个问题不放,非要让考官明白,那样就可能将应试者与考官的关系弄僵。

   3.有理有据。解释其实就是阐明应试者的论点和论据。在你确凿的证据和一 定的逻辑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将很容易接受应试者的解释。

   4.实事求是。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应试者不要寻找借口,强词夺理,更不能巧言令 色,凭空编造。该解释的,就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态度;不该解释的,不要乱加说明。应试者若有不便直说的或应试者不愿在考场表露的,可以如实向考官说明并请求他们的 谅解。

     5.承担责任。当应试者被要求解释自己过去工作学习中的失误或某些不足时,若仅仅说明事情的经过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就不明智了。欲通过自己的解释获得考官的信任和谅解,应试者最好勇于承担责任。请放心,对此考官不会只注意错误是谁造成的,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谁承担的责任并做了怎样的解释。在自己承 担责任时,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于所解释的事情上,不要随意扩大。有的应试者误以为自己承担的责任越大,就表明自己的态度越诚恳,这种误解后果会很严重。有的问题甚至只需自己承认自己的失误或不懂,不用解释。例如应试者迟到五分钟,除非有确实的理由,否则不要解释,诚恳地向考官道歉就可以了。

()不断提升面试语言的逻辑性

    应试者的发言需简洁、精练,谈吐流利、清楚,以中心内容为线索,展开发挥。应试者不要东拉西扯,将主题漫无边际地外延。为了突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应试者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回答问题时,开宗明义,先做结论,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条理清晰地展开主要内容。当然也要避免议论冗长。

     1.避免表达模糊不清和前后歧义。面试回答中如果没有事先交代,不要使用简称或把一些名词进行简化,否则很容易让考官误解或使考官觉得模棱两可。如某应试者叙述大学期间某次青年志愿者活动,他成功地进行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初次体会到大学生创业的感觉。该应试者用青年志愿者活动来指勤工俭学活动,造成考官们认为他所说的话模棱两可。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歧义用语。

       2.前后指代清楚。口语不同于书面语,后者可以大量使用代词,而读者有足够的视觉空间容纳上下文,因此,代词使用得多没关系。而口语速度快,如果代词用得太多,考官难以根据上文来分清指代关系。尤其是在口语中是分不清的,因此应试者在考场上为 了避免指代不清造成的误解,可以少用人称代词,能用姓名的地方尽量用姓名。

       3.情节叙述需提供确切信息。有些应试者回答问题,不紧扣题意,泛 泛而谈,例如被问到对过去的某件过失怎样认识时,应试者回答:有一次我做错了一件事情,我觉得……”这样的回答由于未提供足够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

       4.避免使用语义含糊的词语或句式。有些词语本身就语义含糊,一些句式也是这样,如:可能也许如果必须做出结论的话……”等。

       5.不要随意省略主语。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口语可能很随便,经常在谈话的双方都明白时省略主语,如:昨天去哪了?”对方不会听不懂。但考场上即使双方都能理解的 情况下,也最好不要随意省略主语。面试考场上应使用较正式的口语,尤其是必须注意对考官的称呼不能省略。

      6.可以在话题末尾做一个小结。对于一些时 间、空间、逻辑结构不明显的叙述或较长的一段话,应试者可以在结尾言简意赅地做一个小结,给考官一个清晰、完整的感觉。

      7.增强谈话的逻辑性。 应试者可以多使用一些连接词,加强句与句之间的过渡接应,并突出逻辑关系。

()说话

       面试时的很多问题是直接针对 应试者提的,需要应试者正面做出回答。而其中的有些问题如果应试者借说话可能效果会更好。例如考官询问:你认为自己大学期间的成绩优秀吗?”应试者如果正面回 答:我想应该是不错的吧!”就很难有说服力。而如果应试者借用他人的来证实自己,就会有效得多。例如,我本科四年,有三年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说话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借的”--选择的人或事物应该是考官能接受、能认可的。如果应试者说:我母亲一直认为我很聪慧 ……”就似乎不太合适,因为自己的亲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和权威。此外,应试者还应尽量将这种方法表达得委婉含蓄一些。

说话,既不能大张 旗鼓、盛气凌人,又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只要避免了这几点,借说话的技巧就能恰当地运用。

()面试用语的禁忌

     1.自己和自己抢话也不让别人插话。有些应试者前一句话刚完马上又抢着说下一句话,并在话题连接的部分插入无意义的所以……”……”等连接词,让自己的 语言密不透风,难以让考官插话以做出适当的响应,例如某应试者这样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所以……换句话说……”

        2.语言的反复追加。当 应试者说话时反复重复某一句话或经常补充前面的话,就会令考官烦躁了。

        3.确定性的两个极端。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些应试者形成一种语 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例如一些应试者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当然了……”,另一些应试者却老把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这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4.语言呆板,重复使用某种句式或词语。如果应试者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像小学生解问答题一样:因为……所 以……”那么即使其内容再精彩,也会令考官乏味。应试者应尽可能地变换句式,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如因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换用:因此、由于、由于这个原因、之所以……是由于……”等等。

     5.不要随便扩大指代范围。有的应试者经常使用众所周知……”正如每一个人了解的那样……”等话语,似乎面试考场应该加入更多人。这样的说话易造成考官逆反心理:我就不知道……”

        6.去掉口头禅和伴随动作。一个人的语言形象也可能带着一些反复使用 的口头禅那个、然后等以及诸如扬眉、歪嘴角、搔头发、抹鼻子的伴随动作。这些都是应该去掉的。


创富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培训重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在职硕士研究生考试等,有需求请联系023-89009866、023-63606865。
发布人:小谢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
●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 2013年教师资格证招生简章
● 下一篇教师资格证: 2012教师面试高分指导:关注面试中的“无声语言”
相关信息
联系QQ: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重庆成教\自考\网教 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 企事业单位团体内训 重庆教师资格网
西南大学职业经理人班 西南大学在职教育基地 西南大学成教·自考 重庆联盟艺考培训中心 重庆长江美术馆
版权所有:重庆市创富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 渝ICP备07003552号-1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文化宫内创富文化教育集团 电话:023-89009866;023-63606865 电子邮箱:cfu2002@sina.com
专业提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重庆教师资格证培训、重庆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在职硕士研究生培训、免费资料与视频下载服务
教师资格证培训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