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UserLogin}
重庆人力资源报考条件_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信息 →  公务员动态 → 公务员浏览: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解读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解读
作者:jbin926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2075 更新时间:2009-09-24 

以创新思维探索大学生就业之策

 

  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成果,以创新思维跳出传统模式,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需要系统化地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与机制、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改革。

 

  第一,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广纳良策,摸清供需潜力,缜密筹划。结合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的制定,着力改变培养和配置使用人才“两张皮”的现状;及时调整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强化学生适应社会和知识技能“盘活、变现”理念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探索“就业缓冲”模式和机制,使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以“专业志愿者”等形式,借助“准就业平台”提升自身素质,并择机优化就业定位。学生自主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要作为正式课程,结合专业学习提前展开。

 

  第二,积极发展和优化政府主导的社会中介机构的组织职能,探索团组化、项目制和派遣制用人模式,探索“本地就业、异地工作”的人才流动机制,把人才密度过高地区的富裕人才“按需组合”,输入“人才洼地”;还可探索组织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参与援外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实践中考察与培养青年才俊。推进机制改革,不再以“一考定案”的方式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公务员,改变先考上公务员再下基层锻炼的模式,将先后次序易位。

 

  第三,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志投身西部开发、边疆农村与落后地区建设的大学毕业生,要加大精神和物质激励力度,明确给予专业深造的优先机会。同时,对他们的户籍管理和迁移应尊重个人意愿,用人单位要在工作与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并形成制度。

 

  第四,要加强舆论引导和就业指导,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修正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种种不正确的期望与压力。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的报道要全面、客观,并警示创业风险,避免以偏概全,产生误导。

转自:<a href='http://gwy.yuloo.com/'>育路公务员考试网</a>